有研究表明,现在人类整体生存环境逐渐恶化,自然灾害、病毒传染、环境灾害、重大疾病等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虽然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在小环境中帮助我们抵御自然界的报复,例如空调帮助我们抵御炎热、暖气帮助我们抵御严寒、各种抗生素帮助我们免受病毒危害。
但在更宏观的环境中,在我们的保护以外,大自然却已经成功的缩小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。
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
中国经济网刊载了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,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张建宇发表在《行政管理改革》上的一篇文章,题为《中国环境污染与健康现状》。
文章中分析了“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”,包括空气污染、水污染、土壤污染以及气候变等方面。
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效率低下的运输方式,家用燃料和废物焚烧,燃煤电厂和工业活动等。
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9月公布关于空气污染暴露与健康影响的国家估算显示:2012年中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达到100万例,其中近45%死于中风,25%死于缺血性心脏病,还有22%死于PG电子通信肺癌。
另外,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空气污染要严重得多,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,特别是妇女和儿童。
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的报告显示室内空气污染每年导致430万人死亡,而室外空气污染则每年导致全球370万人死亡。
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,它直接参与人体代谢和体温PG电子通信调节等生命活动。
空气通过肺部与人体物质进行交换,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直接进入肺部、然后进入血液,导致呼吸、心血管、神经等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,严重时还可引发肺心疾病、癌症等。
有关统计资料表明,中国部分城市居民正呼吸着比国际标准大气中悬浮颗粒平均值高10倍的污浊空气,而长久吸入微小颗粒会引起心血管疾病。
二是化学化工产品portant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>
,如洗涤剂、油漆、胶水、各种化学试剂等,这类产品挥发性高,容易被人体所吸收,从而引起人的头痛、过敏、昏迷等反应,严重的还能致癌。
portant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